google analytics

Friday, December 21, 2018

也說說AEON信貸財務(900)九個月業績與美國加息

AEON首三季純利3.3億, 每股盈利79.64仙, 同比上升21.7%
收入上升2.7%至9.79億, 利息支出下降3.4%至6千3百萬,
減值準備前之營運溢利5.12億, 同比上升8.7%.


純利大幅上升主要是因為減值準備下降,跟中期業績時的情況一樣.
因為新會計準則的影響, 減值準備1.52億, 同比減少2.5千萬.
若是按照舊準則計算, 則為1.71億, 同比只減少了600萬.
撇除會計準則的影響, 期間溢利同比只上升約13.5%.
以一間以穩定見稱的公司來說也算不錯了.

而另一個值得留意的地方是利息支出下降,
正值美國加息週期, 利息支出不升反降是一件好事.
公司實際利息支出6千3百萬, 總借貸(包括銀行借貸及資產擔保借款)25.8億
平均借貸成本只有年化利率3.26%(0.63/25.8/9*12),
主要是因為公司更多的依賴自身資金作營運, 減少的對銀行借貸的依賴.
對比2015年公司只有44%資金來自股東保留溢利, 現在已提升到54%.

最近美國又加息25個BP, 可以預期公司再借錢時,利息成本將會上升。
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應是加息的速度與幅度,
以AEON為例, 若來年利息成本再上漲50個BP, 但公司大部分借貸都有對沖,
而下年有約6.5億的債到期, 若全數再借, 也只是額外增加利息支出幾百萬,
我認為問題不大.

相反, 更重要的是香港的零售市道和經濟表現.
而香港現時的經濟狀況其實不差, 失業率只有2.8%, 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指數更一直擴張中


雖說來年經濟展望受貿易戰, 內地去槓槓和英國硬脫歐等不明朗因素影響下難言樂觀, 
但股市已領先一步反映過來.
恆指估值已處於歷史上偏低的位置.
至少我認為現時的經濟狀況比14, 15年好, 但指數卻從高位下跌了兩成,
有點過度擔心的感覺.

總之, 我預期AEON今年派0.46, 息率6.6厘, 沒有沽售的理由.

Thursday, December 13, 2018

談談必瘦站(1830)的業績

投資必瘦站我是有幾點前設的
1: 公司每年將90-100%的盈利分派作股息.
2: 公司的賺錢能力, ROE每年都>15%

自2016年尾於0.59時首次買入後, 現在平均成本不到0.9(未計派息)
那時的數學是:
預期每年都會產生7千萬左右利潤,
股東權益4.5億,
7千萬的利潤相當於ROE約15%
派9成, 約每股0.057.
以5.9買入價算來有差不多10厘息.
基於公司每年都差不多盡派盈利, 就算10年後股價變0,
收息已差不多回收所有成本.

風險當然是盈利不能保持, 特別是必瘦站於網上的風評都不怎麼樣.
但我是基於其亮麗的財務報表才決定買入的,
心中一直有個疑問就是為什麼網上的風評跟財務表現那麼不相符?
但眼見一間每年都差不多盡派盈利而且沒負債的公司, 我又不怎麼擔心其財務的真確性.
而且觀乎網上的同業如2138, ROE也大概處於20%的水平, 只能相信女人錢真的好好賺.

最新一期的業績也符合預期的好.
以一間PE才13的公司來說, 一般都預期沒什麼增長,
而今次盈利增長90%, 是BONUS

收入增長43%, 盈利增加大於收入增加, 說明經營槓桿之高, 美容業的確是一門本小利大的行業
美中不足的是收入增長幾乎全數來自香港區的銷售

5.9億的收入中, 來自香港的收入4.4億, 增長68%
來自中國及澳門的收入1.5億, 幾乎跟去年一樣.

另外市場推廣開支增加一倍, 但有帶動收入增長, 所以問題不大.

租金支出減少了11.1%, 而期內新開了兩間分店,
反映必瘦站結束了一些營運效果不佳的店鋪.

遞延收益下降了一半, 是因為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的影響,
因為新準則的影響, 合約銷售將能更早確認為收入.
反映在財報上就是收入上升, 遞延收益下降.
另外根據某間小型基金的說法, 10-11月的銷售仍有20%+的增長, 情況樂觀.

至股票投資, 上年年報投資騰訊大賺千萬, 今年亦買入了13000股Microsoft的股票,
換算後約每股成本113.7USD, 眼光如何有待驗證.
股權投資+非上市的基金投資合共7千萬, 公司現金若3.5億, 尚算可以接受.
但還是希望歐陽醫生專注主業, 若要投資MSFT, 我自己買就好了.

總括而言, 在高基數的情況下, 我不期望來年必瘦站仍有40%的增長,
但以現在13倍的PE下, 亦不會出售.
暫時持有至下一次業績再作打算.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18

談中國燃氣(384)的中期業績

先說中國燃氣,
first line 288.8億, 增長38.34%
毛利65億, 增長18.8%
毛利增長不及收入增長, 反映毛利率下降

拆開向業務分部看
管道接駁: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把工程設計, 建設及施工獨立分了出來.
其於2017年中期業績時是合併在燃氣接駁分類下面.
驟眼看今年燃氣接駁的經營溢利率是下降了,
但若合併工程設計那邊一起看其實沒有問題.

燃氣銷售:
而管道燃氣的收入增長超出我之前預期(可重溫舊作)
但最後的經營溢利就有點失望.
2017年的經營利潤率為10.89%, 2017 1H為14.2, 今年1H為12.5%
相信全年的經營利潤率應可維持於10.89%的水平

LPG銷售:
值得留意的是在收入大升的情況下, 經營性溢利大跌7成.
但若扣除匯兌損益等非經營性因素的影響,
核心經營性溢利為264,362,000港元(2017 : 282,247,000港元),同比減少6.3%

基於最新的業績, 我對今年全年的盈測作了修改:

基本上經營利潤應可維持於100億之上, 增長預測仍處於18-23%的區間之間.
全年每股盈利預測約1.44
至於市場願意為這1.4左右的盈利付上多大的溢價, 我就不知道.
但此股的增長前景確定, 與國家發展清潔能源的政策相符,
我會繼續持有.

Tuesday, October 30, 2018

對最近大跌市的看法

恆指由去年年尾29919一直跌至最近25000左右, 跌了16.4%, PE由17.58下調至現在10左右
而標普由去年年尾2673一直跌到2659, 將一年升幅全數還原.
到底什麼時侯才見底?

小弟近日統計了一下恆指由1973年至今的PE值
avg 14.33
min 7.61
max 27.88
stddev 3.81
Source: https://www.hsi.com.hk/static/uploads/contents/zh_hk/dl_centre/monthly/pe/hsi.xls

2015年大時代, 恆指由5月28000跌至2016年2月19000,
PE由11.53下修到7.9, 跌了約一個stddev
2011年歐債危機, 恆指由4月24000跌至同年10月17000,
PE由12.68下修到最低9.61, 跌了約一個stddev
最嚴重的是08年金融海嘯, 由2007年10月30000輾轉下跌至2009年1月12000,
PE由24.26跌至7.8.跌幅達4個stddev.
至於2000年科網股泡沫, 大概由2000年8月的17000點, 一直跌到2003年3月的9000點.
跌浪長達兩年半, PE卻沒怎麼下跌, 2000年8月PE才13.63, 而2003年3月PE是13.18.
但恆指卻跌了近50%.

若看近日恆指的走勢, 由最高位33000跌至25000左右, 其實已經跌了差不多兩個Stddev
若是調整, 像2015或2011年那樣, 恆指應該差不多已經見底.

但若然是一個全面性的熊市, 必然伴隨著經濟下行, 像2000年那樣.
香港GDP於2000-2003年持續負增長, 而恆指基本上只是反映了經濟基本面持續轉差.
時至今日, 若重演一次像2000年那樣的熊市, 恆指跌幅或高達50%, 歷時可達數年之耐.

但若說到宏觀經濟, 實在超出了小弟的能力圈.
這裡只提出兩點觀察:
(一). 2000年和2008年的經濟大瀟條都是發生在加息週期完結後.
1999年6月, 聯儲局開始加息, 將利率由4.75%加至2000年5月6.5%. 3個月後就發生了科網股股災.
2004年6月, 聯儲局將利率由1%加至2006年6月5.25%, 然後是2008年金融海嘯.
聯儲局主席聲稱現時還處於加息週期的早期, 展望2019年還要再加3次.
而加息的前題是經濟向好, 若經濟轉壞, 聯儲局或會又開始減息.
以我所知, 在加息週期從未發生過經濟衰退, 除非出現所謂滯漲, 但這又是另一個問題,
十分複雜. 而我個人認為機會不大.

(二). 專家們對經濟的預測準極有限.
純粹個人經驗, 年初的主題是全球同步復甦, 半年後竟成了另一景象.
而講加息拖垮經濟是由2016年一直講到現在.

現實世界太多變數, 實在很難去預測將來的發展.
或許真如Dr. Ng所言恆指跌至4位數, 或大師所言明年下試18000.
但至少現在沒有人成功證明到長時間月供盈富/標普會食屎, 但成功例子就唔少.
在整體市場是正回報的前題下, 投資最難的其實是坐.

Monday, October 15, 2018

沽錯貨!談互太(1382)的盈喜

近日互太出了盈喜, 料中期多賺27%至4.9億.
原因是越南廠房恢復生產, 銷量增加以及售價上調.
隨後大行又發表報告上調目標價.
而本人早於6.3時沽清所有持股, 成本價9.43, 即使計及股息, 成本仍要在9元之上.
近日股價更由6蚊近位反覆上升至今日7.5左右, 對我來說可謂左一巴右一巴.
說回這份盈喜, 到底是否說明了我沽出的互太是錯誤呢?
先看看最近幾次的業績:


17/18年度賺7.44億, 純利率跟毛利率都下跌.
但必須知道其中一個原因是越南廠房的一次性損失.
當中包括了員工薪酬的支出, 越南廠房的開支, 還有賠償金.
而今年越南廠房已順利重新運作, 毛利率有望重上16%水平.

固定成本開支: 1億
賠償: 2千萬

只要加回這兩項, 業績已有16%的增長.
至於剩下的增長, 我認為主要是來自UNIQLO訂單的增加.
詳情可看與晶苑之持續關連交易
訂單增加了2.36億, 應該都是來自UNIQLO的訂單, 可見互太跟UNIQLO仍然唇齒相依.
這樣應該足以解釋了大部分盈喜的增長.

假設全年都能保持27%的增長,
今年每股盈利會有0.51*1.27=0.6477.
大約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

但互太新廠房要開支, 加上貿易戰等不明朗因素, 我認為將不再會有100%派息.
保守點估計, 今年應派0.55-0.6之間,
而市場亦明顯因為今年業績改善而重新留意互太.
如果市場認為派0.45的互太只值6元, 那麼派0.55的互太就應該值7.33

至於沽出的決定, 事後看來當然錯得離譜.
如果我知道5個月後會升兩成, 我緊係唔會走去沽佢, 仲大大力加注.
但現實是即使知道將來業績大概率反彈, 但時間長短卻說不準.
正如當初互太夠話越南短期內會搞掂, 最後又搞左成年幾.
而即使業績真係反彈, 依我看來, 仍然只是一個反彈而已.
長遠來說, 企業真正的價值在於為市場創造價值.
正如一位BLOGGER所說, 做生意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這幾年的互太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由14,15,16年, 連續三年割肉派息以維持高股價.
當初就係相信公司現金豐厚, 有能力維持派息.
但再多的現金也會派完, 現在互太的現金只剩下6億, 高峰期可是有成20億.
為什麼不盡早開始投資越南? 即使只是回購股票, 都可以提高將來每股盈利.
而互太什麼都沒做.
對面隻2313已經升到100元了.

但若然只是買他收息的話, 倒不是不可.
但我對900更有信心.
而且最好有多D Discount先買.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18

Aeon信貸財務(900)2018上半年業績短評

AEON信貸財務是我倉中權重最重的一隻股票, 佔倉位約兩成.
此股一直成交疏落, 但業績前股價卻一直上升, 害我沒辦法加倉.
結果業績出來是一如意料地好.


中期純利2.3億, 同比上升33%, 是我預期的上限.
收入上升4%至6.53億元, 是近年的高位.

營運支出沒有上升反而輕微下降, 說明成本控制得當.

減值前營運溢利上升12%至3.44億.
而最終純利大升33%很大部分是因為減值虧損減少.
減值虧損由上年1.2億下降22%至0.93億.
此減值損失主要因為會計準則的改變, 若沿用舊會計準則39號計算, 應為1.14億.

集團有息負債總額為27.8億, 期內利息支出0.43億. 年化利率若為3.1%, 與去年水平相若.
在27.8億負債中, 12.5億為資產擔保借款, 實際利率為年息3.6厘(利率掉期對沖後).
當中11億會於明年9月到期, 相信集團會在到期前成立新的資產擔保借款.
現在市場預期12月加息一次, 明年還有3次加息,
估計新的資產擔保借款的利率會上升0.75%-1%, 額外利息支出約1千萬.
集團在上個加息周期2004-2007, 仍然可以維持EPS和派息穩定增長,
相信這次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今次派中期息0.22, 估計全年派息0.44, 以現價7.14計, 息率6.16%.
以小型股來說不算特別吸引. 希望在除淨後有機會再加一點.

題外話, 聯儲局終於加息.
之前曾以為9月加息後, 長短債息就會倒掛,
結果現在10年美債息重上3厘, 2年期債息跟10年債息還有20BP的差距,
派對似乎還有一段日子玩.

Monday, September 17, 2018

談談美股---蘋果(AAPL)

蘋果是史上第一間衝上一萬億美金市值的公司.
年頭已經想購入美股, 但無奈一眾科技股估值昂貴, 
只好從最為便宜的蘋果下手.

要看美股年報, 可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網站Morningstar上找.
此外, 各上市公司通常都有investor relation website公佈quarter或annual report.
在蘋果的IR page可找到最新Q3的財報.

先看看它的income statement

營收一直保持增長, 除了2015下跌外,其餘年份都是上升.
毛利率一直維持在38%的水平.
而研發開支近年有上升趨勢, 研發營收佔比由13年2.6%一直上升至2017約5%,
最新Q3的RD支出則佔營收約7%, 反映管理層有意加大研發的投入.
雖比不上Google, Microsoft等>10%的研發開支, 但仍算可以.

看看最新Q3的業績(10-Q report):

營收按年上升17%, 毛利率維持38%, 很不錯了.

若拆開不同segment來看:

Iphone仍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佔了近6成的營收.
但unit sales與2017年相距不遠, 從下圖可見,


Iphone的出貨量近年已穩定下來, unit sales 已趨近飽和.
營收的增長主要來自售價的提升.
IphoneX於2017年9月開售, 其銷售反映在2018Q1的業績,
令2018年Q1(SEP-DEC 2017)的營收去到歷史新高.

另外, 值得留意的是Services跟Other Products(AirPods, Apple TV, Apple Watch等),
Tim Cook有意將Service revenue double by the end of 2020.
從2018 Q3業績看是on track
而街上亦愈來愈多人戴AirPod, 跟Apple watch, 所以Other proudct亦有不少看頭.

現在市場普遍預期2018eps 11.74, 對應現價223, PE約為19倍.

利申:本人持有AAPL

Friday, September 7, 2018

再談中國燃氣(384)

最近市況跌跌不休, 儘量減少操作以免做多錯多.
反而多點時間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持股.

以中國燃氣為例
2017財年收入528億(+65%), 稅前溢利86億( +45.8%), 股東應佔溢利60.95億(+47%).
是近幾年增速最快的一年.

中國燃氣的收入來源主要是:
(i) 管道天然氣銷售;
(ii) 燃氣接駁;
(iii) 液化石油氣銷售;
(iv) 增值服務;及
(v) 中裕燃氣



其中燃氣接駁業務是利潤率最高(42%)而且整體利潤佔比亦是最高(54%).
而2017年業績大爆發是因為2017年起國家實行了鄉鎮「氣代煤」計劃.
於本財年就完成了114.9萬鄉鎮家庭用戶的燃氣管道接駁,
佔全年新接駁居民用戶數395.6萬戶近3成.

但燃氣接駁是一次性服務, 需要留意該業務的增長可持續多久.
而這問題大概可從管理層的展望略知一二
資料來源:http://hk.chinagasholdings.com.hk/Private/NewsImgs/0546ddb2d1a81f182d35.pdf


2017年全年新接駁居民用戶數395.6萬, 往後兩年仍會有17%增長.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增值服務這塊,
增值服務據是指燃氣相關的銷售服務,
如燃寶壁掛爐、廚房燃氣具、燃氣綜合保險、波紋管、報警器等.
於2017財年貢獻了7.7億的利潤, 而且毛利率高達26%.
管理層預期這塊往後幾年都有40-50%的毛利增長.

接下來最重要的是估值, 畢竟再好的公司, 若估值過高, 恐怕亦無法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報酬


若假設毛利率不變, 根據管理層指引,
2018財年稅前利潤應至少有100億(沒有計算中裕燃氣的盈利).
至於往後數年, 淨利潤的增長應維持於18~23%左右.
這是根據管理層的業績指引再上自己一些粗淺的計算得出來,

另外, 於2018年6月22日發來一則通告:

董事會現時的意向為:
 (i) 倘若計劃授權限額獲更新,根據計劃授權限額所授出的新的購股權將可於達成下列任何一 項條件(以及董事會認為適當的其他條件)後行使:
 (a) 根據本公司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 或較早的財政年度之經審核之扣減少數股東權益後除稅淨利潤(在扣除購股權費用 前)達港幣120億元或以上;或
 (b) 倘若未能達到上述行使條件,如根據本公司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本集團截至二零 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之經審核之扣減少數股東權益後除稅淨利潤(在扣除 購股權費用前)達港幣130億元或以上,則新的購股權仍然可以行使;及
(ii) 如上述無一項條件能達成,則新的購股權將失效。 
截至今日, 仍然沒有最新購股權計劃的資料, 意向是否落實,
行使價是多少等等仍要待進一步消息,
但若以這份意向來看, 要達到2022年扣減少數股東權益後除稅淨利潤達120億,
即CAGR要達15%,
雖然我覺得實際上增長應該會再多一點點, 但目標定得保守一點亦無可厚非.
至少可說明這是一間持續穩定增長的內地公用股.

至於風險, 大概仍是國策吧.
中國燃氣算是產業的中下游位置, 上游供氣市場由中國三桶油壟斷,
中國燃氣負責管道建設, 分銷, 從中賺取差價.
跟內地電力市場一樣, 燃氣的價格不是市場決定, 而是政府決定.
現在的定價機制是准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定價, 印象中約8%.
所以有一天, 上游加價, 下游又要降天然氣使用成本, 國家有可能又要找中游開刀,
像國家最近降了電網企業的收費一樣.

近日股價接連下跌, 現價計PE<20, PEG約等於1, 算是合理價.
但我早於31.6元買入, 現價自然比我買入價更加「合理」
我不知道將來會否有一個更「合理」的價出現,
但同樣的增長, 似乎現在市場只願意付更少的溢價.
穩陣起見, 除非PEG<0.66才考慮加注, 現在還是少做少錯.

Friday, August 24, 2018

談中國電力(2380)中期業績

對於中國電力的投資, 早於2014年, 是我第一隻買入的股票.
那時煤價大跌, 上網電價仍站於高位, 盈利良好.
於2015年左右沽出大部分持股, 賺了一點少錢.
留下一部分倉底就沒有理會.
現在回看, 純粹好運.

最近於供股前再次買入, 是我自己認為一個比較有計劃的做法.
當然在供股價都穿埋的情況下, 我是深被套牢了.

看業績, 純利6.06億元,增長42.6%,每股盈利6分.
增長看似強勁, 其實是因為上年的基數太低而已.
實質盈利只有2016年同期的2成= =


拆開每個業績分部, 看見火電部分已經開始盈利, 至少不會是2017年虧損的狀況.
水電賺了5.16億, 比上年同期8.9億少了4成.

水電收入下降了約10%, 因為高經營槓桿下, 盈利下降大於收入下降.
而水電收入下降的原因是湖南來水大幅下降.

看看上半年的售電量

各大水電廠的售電量均下降了一至兩成, 以致收入下降.
但值得留意的是長洲水電廠的數據.
長洲水電是2017年收購的廣西電力公司旗下一間水力發電廠, 權益裝機容量達630兆瓦.
中國電力2017年水力發電的總權益裝機容量為2990.2兆瓦,
單是一間長洲水電, 已佔了兩成水電的產能.
而長洲水電是5月31日才交割完成, 所以於報表期間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供獻業績.
可以預期下半年水電會有一個大爆發.

假設:
1. 水電上網電價維持在2018上半年水平
2. 經營利潤率51.12%
3. 水電售電量 = 8250470 + 669911(長洲水電一個月的售電量)*5


那麼經營利潤約17億, 扣除5.4億財務費用, 1.5億的稅.
下半年水電淨利潤應約在10億左右, 比上半年多4億.
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少, 下半年應有0.1rmb eps
全年預測eps 0.16

另外, 在國家叫停新火電廠的建設和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驅動下,
中國電力的利用小時開始提升, 反映產能過剩的情況逐漸改善.

展望下半年, 煤價逐趨穩定,
加上夏季為用電高峰期, 2018下半年業績可能有驚喜.

假設派息0.1rmb或0.11 HKD, 現價已有接近6厘息.
作為一隻天然的增長股, 現價我認為已十分抵買.

但此股最大的風險是政策風險,
正如煤炭去產能, 火電硬食
要放寬流動性, 內銀壞帳又升
話左煤電聯動, 又唔動
若果將來要減輕工商業用電負擔, 可能又會搵電企開刀.
不過好彩暫時係電網幫手啃.

說回我對它的投資計劃,
簡單而言就是行業低潮時儲股, 行業好轉時沽售.
希望這回沒有看錯.

Tuesday, August 21, 2018

騰訊(700)業績之我見(已更新)

先看看最新一期的業績


收入跟Q1差不多, 按年則上升3成。
收入增長尚可,但毛利卻按季下跌了,主要是由於遊戲收入下滑。
廣告、支付以及數字內容的收入上升令到總收入增長還可以,
但因為這些業務的毛利率不及遊戲業務,所以總體的毛利下降。

另外,在其他收益部分只有25億,同比減少26億。
主要是因為上年同期Netmarble首次上市帶來約31億的一次性收益。

另外,分佔聯營公司盈利大增至15億,同比上升約十億元。
主要是因為聯營公司Epic Game開發的遊戲Fortnite大受歡迎。

若扣除上述影響,其實就是報表內非通用會計準則的盈利
而報表內非通用會計準則的盈利,
則剔除了一次性投資收益,而且計入聯營公司的攤佔溢利。
實際上同比上升20%。
以騰訊業績前的走勢,這份業績實際上已被充份反映。

至於Q3, 個人預測仍然比較偏淡,最大原因是PUBG仍然未能變現。
根據2018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遊戲產業整體收入按年只升5.2%,約1050億人民幣。
個人認為增長放緩主要是因為監管當局暫停了遊戲版號的發放,
以致大量遊戲囤積而沒法變現,但這不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5%的增長只跟國際端遊的增長率差不多,更比不上中國GDP的增長.。
若恢復遊戲版號的審批,中國遊戲業仍會有約20%的增長率。


基於舊遊戲熱度退減,新遊戲因監管問題不能補上,
熱門遊戲暫時不能變現,再加上抖音等短視頻對用戶時間的爭奪,
我寧願保守一點,預期網絡遊戲部分大概重回Q1的水平。
而廣告和其他業務的增長帶動下,
我認為non-GAAP同比仍有約20%的增長。

至於全年預測,已於之前的網誌寫了。
在比較悲觀的情況下,全年仍約有8.2rmb的non-GAAP盈利,相當於20%的同比增長。

最後,我個人對騰訊的前景仍然樂觀,
特別是Fortnite, 傳說對決和PUBG mobile等海外遊戲的增長實在不容忽視。
但因為看淡Q3的業績和想稍為增加現金比例迎接接下來可能的跌市,
所以先行減持,嘗試time the market,  以此為記。

Monday, August 13, 2018

舜宇光學(2382)業績短評

先利申, 我沒有持有這股, 但算一直有跟蹤它的消息.

先看看損益表



期內本公司股東應佔溢利11.9億, 同比只上升2.5%.
而普遍大行預期純利至少上升14%.
業績驟眼看來出乎意料地差.

但細心看一看, 於其他收益及虧損一欄有一項2億元的外匯(虧損)
業績報告表示主要是由二零一八年一月二十三 日發行的600,000,000美元債券所產生。
若撇除該外匯虧損, 13.9(11.9+2)實際比起上年同期上升19.8%.
但對比現價37倍的PE, 增長似乎有所不足.

再細看各業績分部:

光學零件(鏡頭)的收入和盈利仍然是十分好, 只是光電產品(手機模組)的表現令人失望.
期內光電產品收入上升14.6%, 但溢利卻下降4成.
溢利率大幅下跌至4.6%, 上年同期8.9%

管理層解釋:
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於手機攝 像模組的毛利率同比下降,其主要是因為:(i)今年上半年處於流程優化、產線布 局調整和製造人員結構調整等過程中,導致成本增加和效率有所降低;及(ii)新基地開始投入使用,使用率尚有待提高。其中光學零件事業的毛利率約42.0%(二 零一七年同期:約43.7%),光電產品事業的毛利率約9.4%(二零一七年同期:約 12.7%)及光學儀器事業的毛利率約38.3%(二零一七年同期:約42.2%)。
但實情是否這樣我就有所保守,
畢竟生產手機模組不是什麼高技術壁壘的工作, 反而是一樣高投入的工作.
要生產手機模組最大的投入是跟設備生產商買設備,
(印象中一台ASM的AA機售價動輒就幾十萬美金一部, 產能大概就300-600 units per hour)
而市場上亦有不少競爭對手, 加上眾所周知手機的需求已差不多飽和,
會否進入價格戰而進一步影響毛利率?
而且手機模組這塊的收入的增速已明顯慢了下來.

我以比較保守的角度看,
光學零件保持約30%增速
而光學產品這塊, 因為上年基數已很高, 以今年上半的增速看, 能保持17億左右盈利算很好了.
其他部分就忽略不計,
估計2018全年會多賺5億, (只單純將上年鏡頭業務的溢利*0.3)
全年純利34億左右, 同比上升17%
若撇除上半年的外匯虧損, 純利應該有36億, 同比則上升24%.

現價37倍PE, 感覺有點貴呢


Sunday, August 5, 2018

近期市況的佈署

最近股市大幅下挫, 友人問我應該點算.

我答: 都跌到咁啦, 仲走咩? 要走33000就走啦.

事實上, 對於走或留, 其實我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我自己的投資決定基本上都以估值為基礎. 

當然要對一間公司進行估值是相當困難而且亦不會有一個準確的數字

對於一個股壇初哥而言更不會妄想自己的估值技巧/方法會多厲害.

所以下決定時會相當保守而且盡量預留一定容錯空間.

於年初, 我對於恆指33000時的看法是不便宜(PE14~15倍, 歷史曾去過>20倍), 

但未到一個泡沫的水平, 始終企業盈利的確不錯, 感覺經濟基本面亦不錯, 

自己持倉都是以長線為目標, 若每每稍為高估就清倉實在很麻煩, 亦不見得我的判決會準確

若1月初恆指的升幅已脫離的基本面, 那麼不排除我一放就升穿38000或四萬, 誰知呢?

所以我的決定基本上是hold多, 正因如此我也沒能避過2015年的小股災.

個人而言, 我是比較害怕錯失潛在的升幅, 大於要迴避潛在的虧損.

邏輯是我認為股票長遠而言是上升的. 

換句話說就是股票應該是愈早買會愈平, 

又或者說你沽出後要以更高價買回的機會比以更低價買回的機會更高.

當然, 前題是你買的是優質的股票.

然而, 實際上人人都有看錯的時候, 所以我個人會盡量將投資組合分散, 

如我早前所講, 我近日已開始學用IB並嘗試小注買入美股.

而近日的市況亦令我體會的分散投資的好處,

正如組合內的騰訊跌到你唔信之時, 必瘦站和AEON卻仍然十分硬淨.

對於現在股市, 恆指息率已接近4厘, 接近歷史高位. PE亦只有11~12倍.

當然市場上幾乎找不到人會看好下半年股市, 正如2016年恆指22000沒人想入市一樣.

現時倉內現金比例已下降至10%左右,也沒現金加倉了。

暫時只好守株待兔,硬食。

Thursday, July 26, 2018

ASM(522)業績短評

ASM近日公佈上半年業績, 但績後股價下落, 似乎市場對業績不太受落.

看看公告


期內三個分部的收入與毛利皆按年上升, 唯因為可換股債券負債部分之調整以至最後盈利輕微下降.

若撇除可換股債券的影響, 實際利潤是上升了9%.

拆開主要三個分部的業績分析:

可見集團於2017年上半年迎來一個大爆發, 後工序設備跟物料業務都錄得90至100%的盈利增長.

而對盈利貢獻最大的分部---後工序設備更佔了集團總體盈利的70%
後工序其實是整個半導體產業的後期工序, 由前期切割, 光刻, 引線, 到後期的封裝.
當中ASM的Active alignment(AA機)更是當中帶領業績爆升的功臣.

眾所周知, Apple是公司其中一個客戶, 旗下的iPhone 7plus帶領了業界走向雙鏡頭的方向.
2017是iPhone面世十週年, 相信對集團業績貢獻不少.
能夠為APPLE打造鏡頭, 市場地位必定非同凡響.
相信國內一眾手機生產商, 若要生產手機鏡頭, ASM的AA機必然是其中首選.
據我所知, 舜宇光學是其中一個客戶
http://www.cashon-line.com/chi/Home/News?NewsID=NOW.880830&Lang=T

但事實上, 單從財務數字, 雖然集團上半年後工序的設備收入創下了紀錄,
但增速卻明顯變慢.
根據集團最新的業績指引,
第三季收入大概介乎6.5億至7億美元, 大概跟第二季相同.
過往幾年, Q2是集團的業績高峰, 因此保守一點預期下半年盈利與上半年持平.
可以推算2018每股盈利為6.92

若增長不強, 市場自然不會給予很高的PE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集團的可換股債券將於2019年3月到期,
因此流動負債端多了一筆二十多億的流動負債, 導致短期流動比率有所下降.
集團表示已預留資金應付, 相信問題不大.

個人對本季業績比較失望, 增長比我預期低,
來年的業績仍難預測, 不知道3D Sensing, 手機鏡頭等需求有多少可實際傳達到財務報表之上.
同樣是手機設備股, 舜宇光學的能見度和增長似乎更加明確.
現在先按兵不動, 多看些研報再作決定.

Monday, July 23, 2018

組合最新動態---加碼ASM

ASM明天出上半年業績,,唔知貿易戰打成點, 反正我覺得業績會好好,
現時ASM於組合佔比不足一成,尚有加倉空間,於是今日再溝一注@97.6。

Thursday, July 19, 2018

華能國際(902) VS 中國電力(2380)

先談一談中國電力上半年的售電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8/0719/LTN20180719594_C.pdf


水電售電量同比下降的幅度沒有我想像中大.
要知道首季同比下降了~35%.
若撇除新收購的長洲水電, 同比下降~17%, 跌幅有所收窄.

五凌電力首季只賺了8千多萬
上年同期賺了3.46億

個人預測中期水電的利潤比去年同期大概少賺2-4億.
而火電因為用電需求上升, 我相信可以補足水電少賺的那部分.

另外長洲水電權益裝機容量630兆瓦, 約佔公司水力權益的15%.
今年上半年貢獻了約8%的售電量, 但注意長洲水電是於今年5月尾才交割,
比例上其實十分厲害, 下半年的表現值得期待.

最近股價一直尋底, 連1.82的供股價都穿埋.
於是以1.76再次增持, 公司好像說過供股後希望維持每股收益不變,
暫時看來不大可能, 但攤薄效應會少於25%, 而且公司還有其他清潔能源的資產和其發展權.
此外, 17年報曾提及普安火電廠預期於2018年完成, 現在完全沒有消息.
是建設中還是已經停建? 若然仍在建設中的話可以算是一個奇蹟.
因為國家去產能, 大部分火電建設都已經叫停了.

另一邊廂, 華能國際中期純利可能大升7倍.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s/news/aafn-news/NOW.884476/1
其實有留意華能每季公布的售電量數據亦有個大概.

今年上半年,累計完成發電量2,081.67億千瓦時,增長11.51%;完成售電量1,963.87億千瓦時,增長11.51%。平均上網結算電價418.57元人民幣/兆瓦時,上升2.72%。
之前粗略計算過, 若全年售電量上升4%,  利潤可上升28億.
在扣除變動成本(主要是煤)後,多發的就是利潤。
以今年售電量3,713.99億千瓦時計,假設下年上升4%,
即上升148.6億千瓦時,在扣除燃料成本,可轉化成利潤:
148.6/1000*188.08 = 28億
現在售電量的增長比我預期好,
簡單假設全年售電量=上半年售電量*2
1963.87*2 - 3713.99 = 213.75
照代返入去上面條式:
213.75/1000*188.08 = 40.2億.
半年就係20億了.
但其實若只賺多40億, 售電量升5~6%就可以了.
若下半年保持11%的增長, 盈利會上升80億.
很誇張嗎? 其實只是重回2016的水平.

當初二選一, 從2380和902中揀了2380, 又撞正湖南來水差, 可謂人算不如天算.
但火電的反轉趨勢明顯, 眼光算是不錯了, 只是操作上揀了錯股, 短期仍是蝕錢狀態.
最好的做法果然是揀多一兩隻平衡下風險,

現在內電已佔組合約一成多, 短期內不會再加注了.
反而最近因為人民幣貶值, 貿易戰等等負面消息下,
不少股票如建行, 騰訊, 內房都開始變得有吸引力了.

Sunday, July 1, 2018

組合半年結


上圖為我現在持股,*號為今年第一次買入的股票
PL%為已計入股息.

以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之收市價至2018.6.29之收市價
組合收益(含股息): +0.6%
恆指: -3.2% (28955 - 29919.15) / 29919.15
盈富: -0.94% (29.45-29.89 + 0.16) / 29.89

另外, 以下是月供盈富的紀錄

月供股票似乎每次入貨都係那個月的高位, 但既然是長線投資, 就不理了.

現在自己操盤似乎還可以比大市稍稍好一點.
主要多得900跟1830, 自踏入2018年, 這兩隻股票一直很強勢.

這半年自己的主要操作是

1: 建倉700, 823, 384和522. 主要原因是想加入一些增長股.
但買入騰訊的時機不好, 幾乎都是捱價的狀態. 但我繼續看好遊戲的前景,
我個人相信中期業績後會迎接下一次升浪.

2: 沽出1382, 2788, 255, 6886, 902.
原因是汰弱留強, 2788因數碼相機需求疲弱, 公司發出盈警指2018上半年純利會倒退.
但公司仍保有若一億元美金的現金, 防守力十足. 看看會不會有靚價出現, 不排除會再買入.

終於止蝕1382, 其實績後曾經趺到6.2左右, 事後看來當然是絕佳的撈底機會,
但對於它的前景我實在沒什麼把握, 由大半年前憧憬業績會反彈到現在都沒有反彈.
抱著它等於是考驗自己的耐性.

另外有一些我認為是錯誤的交易, 例如沽出255和902.
當時是怕鋼價上升對255有很大影響, 結果證明它的收入上升足以抵銷成本的上漲,
近半年中國PMI數據一直不錯, 這一年應該還有好日子過.

902已經忘記了沽出理由, 可能是不想在內電版塊有太多expouse

其實投資內電跟買互太都有共同點, 就是投資於行業低潮時.
但不同的是, 我買入內電時, 已經知道內電2017年會GG, 但大機會於2018年反彈.
至於互太, 我第一次買入時是11.78, 每股派0.8元, 但派息一直下降, 現金儲備亦下降.
當初買入是建基於每年0.8的股息, 希望每年有6厘的股息收入.
但卻忽視了派息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經互太一役, 我對一間全無增長, 純以派息支持股價的公司, 必倍加小心.
看看是不是有什麼法規保護(如馬會, 港交所), 或公司是否有什麼技術專利.
否則, 最好還是等股價趺到夠低才入手一轉博反彈算.

至於內電, 同樣是沒有定價權的公司, 背負著國家任務,
但我相信國家不可能要發電企業長期虧損,
而電力股算是一隻天然的增長股,
社會用電量會持續上升, 現在先慢慢收集, 最後看看成不成事.

展望下半年, 無論本港或美國的失業率仍處於低水平,
自己亦感覺經濟還很好. 港股估值亦沒有很高, 相信不會是熊市的開端.
但我還是繼續專注於選股,
我相信好公司自有穿越牛熊的能力.
另外希望下半年為組合加入美股.


Monday, June 25, 2018

對AEON(900)業績的看法

最近一直沒時間打BLOG, 上週四AEON出業績但一直沒時間更新BLOG.

AEON是組合內最重倉的持股,
盈利上升3成有點超出我的期望, 我買來作收息之作, 只要維持到盈利及派息水平就不會沽出.

細看業績


看到扣除減值準備前之營運溢利升了9.7%, 沒有大幅上升.
那麼溢利上升3成究竟是因為什麼?

原來就是那個減值準備.
不要看少一千萬的準備差額.
若將15,385(59081-43696)千元的差額從稅前溢利扣回,
調整後溢利是125,442千元, 那麼稅前溢利只上升了13.75%



根據通告, 減值準備的減少是因為香港之低失業率, 令貸款質素改善.
其實這減值由上年年報已開始減少, 說明這不是一次性的因素影響.
我預期在今年餘下日子, 這減值準備都會維持在低水平, 對盈利提升大有幫助.

我買這股只為收息, 現在的增長於我而言都是BONUS了.

Tuesday, June 19, 2018

大跌市掃貨---買入ASM(522)

是日大跌市, 等了好耐的公司終於大平賣.
今次買入的是ASMPT(522)

買入原因:

1: 公司大手回購
2: 集團將採取漸進的派息政策
3: 看好半導體市場的發展, 特別對公司的執行力有信心.

話說ASMPT的AA機, 大概由2012開始研發, 到現在已經成為盈利主力,
公司的執行能力有目共睹.

最後送上一段宣導片

Wednesday, June 6, 2018

領展2018業績短評

1. 每基金單位分派2.4978, 增長9.4%

2. 可分派總額54.31億, 增長7%.

3. 每基金單位應佔資產淨值83.06, 增長33%.

以我之前預計2018每基金單位分派2.43元, 業績比我預期稍好.
而最意外的是每基金單位應佔資產淨值竟然大升3成.
之前已經提過, 領展在為資產估值時, 用的CAP RATE是歷史新低.
但估不到低處未算低.



但這CAP RATE不是領展說了算, 而是獨立估值師參考市場上同類物業的定價而決定.
歷史新低的CAP RATE反映的正正是香港物業的升值.

現時一般收租佬買樓收租, 只有3-4厘的回報, 租金的增長追不上樓價的增長.
若將來有朝一日樓價下跌, 租金回報上升, CAP RATE亦跟隨上升.

但這問題坊間已經有很多辯論. 我不是專家, 但我覺得有點困難.
首先香港作為中國一線城市sad but true :'( ,
每年都吸引很多新香港人過來定居,
而供應一直搞不上去.
一日中國的經濟不出問題, 這個彈丸之地的樓價都很難會便宜.
即使美國加息, 速度也不會太快.
市場共識今年加0.75-1厘, 下年又加一厘, 但租金每年都升5%.
絕對可以COVER到息口上升的壓力.

以現價73元計, 息率3.4厘.
我個人預期領展的分派在將來兩三年仍可以維持8-10%增長.
預期2019派息2.69 - 2.75. 以73元計, 息率約3.7厘.

領展管理層出色, 現在集團負債比率亦接近5年低位.
加上賣資產得來的資金, 相信管理層會繼續物色好的投資機會,
為股東創造價值.

我會繼續持有.

Friday, May 25, 2018

組合最新操作---加碼中國電力(2380)及買入中國燃氣(384)

早一陣子因為沽出了互太,組合的現金水平一度高達三成。
所以為組合增持了一些股票。

首先是中國電力。
早前一直有跟進內電的情況,感覺2018年內電的情況會有所改善。
而902的首季季績亦印證了我的想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8/0424/LTN201804241230_C.pdf

收入上升15%, 而淨利潤上升99%.
當中沒有什麼一次性收益或其他古怪的財技,
單單就是結算電價上升4.33%, 和售電量上升8.64%.

今年經營收入432.5億, 上年375.8億.
今年經營成本409.2億, 上年361.3億.
今年經營利潤23.3億, 上年14.5億.
扣除稅項後淨利潤上升9成,可見經營槓桿之大。

基本上火電佔組合內的倉位不太重,仍有加倉空間。
就選了最落後的中國電力加注。

至於中國燃氣,上年年尾以23.95出售,
現時回看,當然是個錯誤。
於是以31.6追回。

先看看中期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1218/LTN20171218396_C.pdf

期間溢利由19.6億上升至37.2億, 多賺17.6億, 利潤上升接近90%.
若拆開各業務分部看:

可見增長最厲害的是燃氣接駁服務,
16年賺了13.4億, 17年賺了24.5億, 足足多賺了11億.
那麼為什麼接駁的收入上升得那麼厲害?


可見2017多了一個煤代氣的項目, 約佔總接駁用戶數的3成.
可是這個增長是不是可以持續? 可以持續多久?

我在公司的官網找到以下資料:

http://hk.chinagasholdings.com.hk/Private/NewsImgs/5951775af55f67eb371c.pdf

可見未來兩年384的增長是十分確定的.
我個人預期今年每股盈利1.2~1.3HKD
公司於6月下旬出業績, 業績前先入一注看看業績如何.

Friday, May 18, 2018

騰訊(700)Q1業績

當初買入700, 其實對估值根本沒有很準確的估計.
只是見當時很多人看淡遊戲業務, 於是於410買入一注.

結果Q1業績出來, PC遊戲收入按年持平, 按季上升10%, 主要因為春節舉行的推廣活動所帶動.
而手遊方面更加厲害, 同比(按年)上升68%, 環比(按季)上升28%.
王者榮耀和QQ飛車分別為中國iOS最暢銷排行榜第一及第二位.


由上圖可見,增持服務收入仍然是季度新高. 而廣告以及其他業務(主要是支付相關服務及雲服務)都保持約50%和100%增長.

查看收入成本, 可見遊戲業務根本是暴利, 毛利率達63%
而廣告及其他只有31%和25%.

2017年毛利1170億RMB, 當中8成收入來自增值服務.
所以遊戲的收入至關重要.

而2018年Q1 網絡遊戲收入287.78億, 同比增長26%.
接下來騰訊還有PUBG的商業化, Epic Games的Fortnite的本土化電腦遊戲,
其中Fortnite國服已於4/23上線, 預期可在Q2帶來收益.
騰訊旗下還有地下城與勇士, 將來可以移植到手機平台, 就像LOL一樣.

另外, 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上升, 有錢自然就貨金.
在2017年,中國移動遊戲市場銷售堵長41.7%, 我預今年應該有30%.
而騰訊作為龍頭, 我預期增長會比中國平均更高一點.

2017年:
增值服務: 1540億(毛利率:60%)
網絡廣告: 404.4億(毛利率:37%)
其他: 433.38億(毛利率:22%)
毛利: 1169億

2018年(預測):
增值服務: 2000~2100億(毛利率:57-60%)
網絡廣告: 600億(毛利率:30%)
其他: 800億(毛利率:20%)
毛利: 1480~1587

所以毛利增長大概在26~35%之間.

7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非通用會計準則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 17,008 24,737 32,410 45,420 65,126
同比增長 45.44% 31.02% 40.14% 43.39%

根據以往經驗, 增加放慢有機會令股價短期受壓.
參考2015年non-GAAP增速趺至31%, 股價也在2015Q1見頂, 一直到2016年Q1才重拾升軌.
不知道今次是否一樣.

我自己是首次在倉內加入增長/科技股,
過去一直認為很貴所以一直錯失機會.
但過去此股很少平賣, 最低都要30倍PE.
咁宜家400左右算係合理,
買張入張券, 之後就睇馬生造化.

Wednesday, May 16, 2018

必瘦站(1830)發盈喜

前一日先因為止蝕互太心情大差。
幸好必瘦站生生性性。

公告說盈利大增超過100%,
今年盈利應該有每股 0.16,
以公司慷慨的派息政策,派0.14-0.16都很有可能。
以今日中午個價1.4黎計,都有成十厘息。
搞到我有d後悔之前加注太少。

另外騰訊今日收市後發 Q1業績,以呢兩日股價表現黎睇,
似乎市場唔多睇好呢份業績。
姑且睇下今次份業績究竟會點。

我個人比較想知聯營公司Epic Games可以貢獻幾多收入。
(Epic Games已成為騰訊的聯營公司了)
睇淡遊戲業務?我覺得呢個世界只會愈來愈多人打機。

Monday, May 14, 2018

沽出互太紡織---真正差的是收入停滯不前

最初得知這份盈警,我第一個反應是十分意外。
因為我最初預期下半年互太的收入將會有改善,
越南廠房的問題是上半年已有的事,隨著經濟好轉,
美國的零售訂單回升和國內安踏的新訂單,
我覺得下半年的業績至少應該和上半年持平。

結果是:

從這份盈警,可以看到下半年盈利是3.454億(7.31-3.856)。
比上半年少。

但到底是不是因為管理層所謂一次性因素?
先看看16-17年業績摘要:


在17年中期,有30.664百萬的索賠撥備。
預期全年不多於7千8百萬(參考牛牛網招銀的一份研報),

若撇除越南廠房的影響:
索賠撥備: 30.664百萬
固定成本攤銷: 1億

盈利只有8.62(7.31+0.30664+1)億。
仍然比去年9.76億為少。

我個人猜測是因為成本上升和收入增長不足。
而互太長年的毛利率都在17-19%之間(12-17年),
看不到原材料成本對毛利構成很大影響。
所以我更加相信是收入的不濟才會出現這樣差的業績。

若以12%純利率倒推收入7.31/0.12 = 60.9億。
只是跟去年持平,遠談不上增長。

管理層說提高售價去對抗成本上升,我懷疑在整個紡織業都訂單不足的情況下要如何提價?
再說,互太收入下降是自2014年開始.(就是我第一次買入時)
過去四年,人家申洲已經成為紡織界的騰迅,而互太卻一直在食Uniqlo老本。

我一直堅持投資應該是長期持有,與公司共同成長。
互太曾經是我第二重倉,苦守四年,耗盡耐性
最後今日決定止蝕。

Tuesday, May 1, 2018

HKEX subscribe service

唔知有幾多人知,不過我係最近先發現。
原來HKEX可以畀人subscribe.
去呢個網址:
register account, 之後揀Listed Company News
就可以逐隻想睇ge股票加落去。
如果有公司ge新消息就會email通知返你.

Thursday, April 26, 2018

愛股Aeon(900)的業績

Aeon是我的第一重倉,我對它的信心可想而知。
一隻由2000年開始,從未減過派息的公司。

話說曾經和友人打賭900下半年的業績(淺談加息對Aeon信貸財務的影響),
結果上半年賺每股0.415,全年每股0.8863,因此下半年公司是賺多了。
所以,餐飯就多謝先XD.

我一直認為此股跟香港零售市道關係大於美國加息。
其實睇返對上一次加息周期2004-2008, 公司的盈利表現就知道。
睇返最近香港D零售數據,一直都幾好,所以我相信黎緊公司仍有好表現。

至於利息支出,
我之前預期全年利息支出8千7百萬左右,實際是8千6百萬。
對比28.2億的帶息負債,息率為3厘。
管理層預期2018年仍可維持約3厘的利息成本。
於 二 零 一 八 年 二 月 二 十 八 日,51.5% 資 金 來 自 權 益 總 額;27.0% 向 金 融 機 構 直 接 借 貸 及 21.5% 來 自 結 構 融 資。
直接借貸15.8億中,只有3.45億需要今年內還(流動借貸)。
結構融資12.5億中,有11億將於2019年8月到期。
也就是說就算2018年,公司都沒大幅舉債的需要,也沒有利息大升的風險。
而大部分借貸都已對沖,就算今年美債息升穿4厘都睇唔到有大影響。

而公司開始有新搞作,推左張One Piece 信用卡(雖然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因為One Piece去申請張信用卡),Revamp個IT system, 推AI信用卡審批,雖然未必可以大幅提升Aeon卡市佔率,但有心搞都係好事。
管理層作風穩健,我絕對有信心。
現價6.3,全年派息0.42,息率6.6厘,我會繼續持有收息。

Monday, April 23, 2018

中國電力(2380)首季發電量短評


2018年Q1火電售電量12,146,124兆瓦時,與去年第四季12,031,293兆瓦時相約。
但今年煤價仍在高位運行,似乎下跌空間不大
去年下半年火電仍然處於虧損狀態,牌面睇今年上半年仍然難過。

水電部分我反倒不太擔心,情況跟去年時候一樣,上半走低,但下半年走高。
全年合計應該不會有太大差距。

另外,去年年報提及普安火電廠似乎仍未投產,
去年收購的清潔能源資產也沒有顯示,
似乎只能等中期業績再看看。

小注怡情---抽平安健康醫療科技(1833)

平安保險旗下的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上市。
略略比較一下最近幾次IPO.


上市炒得最勁都係隻772, 而咁多隻入面只有772有盈利。
當年騰訊\Google上市,都已經有盈利。

對比返股價走勢,其實已經一清二楚 。
但抽新股都係炒供求,毫無疑問,今次平安健康醫療科技都係會好爆。
所以我都會現金小注抽一下。(其實孖展都無問題,不過我間券商一早已經爆左)

睇返易鑫同雷蛇d走勢,都係首日博一兩成即走。賺個晏仔。



Tuesday, April 17, 2018

沽左隻萬年蟹貨,加碼必瘦站

6886高位入左貨(不幸中左IPO),坐到宜家。
大陸券商同質化嚴重,蝕放換入必瘦站算。

Dr. Reborn都出盈喜,必瘦站都應該唔會差掛。
就算唔出盈喜,唔升唔跌,
緣份到了就會收到息。

Tuesday, April 3, 2018

騰訊---不全面分析

說起騰訊,自問沒有能力分析該股,基於看不懂就不買的原則,
於是一直得個睇字。
只知道該股一直很貴,PE長年在40~50倍之間。

近日股王回調,我個人感覺是市場錯殺,因此買入。
股王今年的業績令人滿意,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大升7成,
以一間市值近萬億的公司來說,實在是奇蹟。

因此亦令市場擔心下年的業績能否維持今年的高增長。
而且在第四季度,網絡遊戲收入比起上一季更加下降9%,
要知道遊戲業務一直是騰訊的半壁江山,要是遊戲業務發展稍有減慢,
對於一間40~50倍估值的公司而言,增長放慢,估值隨時下修,到時跌幅可以十分驚人。


下圖我整理了騰訊2015-2017年的業績:
增值服務包含了網絡遊戲(手遊+PC GAME)和社交網絡收入,而遊戲佔了大部分。
其他包括了支付相關服務及雲服務。

由上圖可見,遊戲業務環比(Q4:Q3)的確是下跌了,但同比卻有很不錯的升幅。
而2017年遊戲部分的增長為三年來最高。
當中不得不提現象級遊戲「王者榮耀」,該遊戲在2015年初上線,
於2016年及2017年成為成為中國最流行的智能手機遊戲(按日活躍賬戶計)。

對於市場上有擔憂王者榮耀已差不多走到週期的尾聲,我是比較樂觀。
手遊一般給人印象生命週期很短,我認為應該視遊戲的種類而定。
一些輕遊戲如angry bird, candy crush, 以至曾經很hit的養青蛙,
都是熱潮來了幾個月後就消失。
反而如LOL,CS ,Clash Royale,傳說對決(筆者都有玩),
當然還有王者榮耀的生命週期就可以長達好幾年。

特別是LOL,和王者榮耀等遊戲已經走上專業化的道路,
就算有新遊戲如QQ飛車和食雞的排擠效應,王者榮耀都不至於會快速沒落才對。
而且王者榮耀於2016年的收入才68億元,對比全年遊戲收入709億元,不過約一成。

事實上對於遊戲界,騰訊的魔爪早已伸出全世界。
Supercell( 部落衝突), Riot Games(LOL), 動視暴雪(Diablo,魔獸世界)都有騰訊的影子,
而推出傳說對決的Garena,騰訊就有39.7%股權,是最大股東。
於2018年,騰訊還有QQ飛車,吃雞等遊戲推出,變現都是今年內的事。
但最恐怖的一點是,
按照中國法律規定,外國遊戲若要在中國上市,必須要與當地公司合作。
而騰訊有微訊平台,有著強大的流量接入,跟騰訊合作對外國遊戲商而言亦都合情合理。
情況正正是,你打我唔到,但我可以打你。
這不是護城河是什麼?

另一方面,網絡廣告其實每年增長>40%,而支付相關服務及雲服務更每年>100%增長。

那麼接下來我簡單計下數,估下今年盈利(真係靠估)。
先估收入:
我假設手機遊戲增長30%(2017增長59%), PC Game增長5%.
Overall增值服務就以20%增長計。
網絡廣告~40%
其他~100%
=1540*1.2 + 404.39*1.4 + 433.38*2
=3281

毛利率再降幾個百分點,以43%計。
3281*0.43=1411億人民幣。對比2017毛利1169.25億, 增長就有20%。

又直接假設每股收益又增長20%,
=6.83*1.2 = 8.2

若以樂觀點估算:
Overall增值服務就以30%增長計。
網絡廣告~50%
其他~120%
=1540*1.3 + 404.39*1.5 + 433.38*2.2
=3562

毛利率照舊43%, 即3562*0.43 = 1532億
對比2017毛利1169.25億,增長有30%,每股收益約8.88

參考近5年最低PE30倍計,
最差情況是8.2*1.2(匯率)*30=300
最樂觀情況50倍PE: 8.88*1.25(匯率)*50 = 555

這樣的估算沒有計及可能的分拆收益,
我自己就傾向樂觀,會繼續持有直到第一季業績出爐。

Monday, March 26, 2018

精熙國際(2788)業績短評

精熙國際早前雖然發了盈喜,但實際業績出來卻令人失望。
收入雖然按年上升19%至8733萬美元,期內溢利升24%至578萬美元,
但由於上半年處置聯營公司PYBL而帶來420萬美元的一次虧損,若扣除該一次性虧損,
上半年核心溢利達737萬,而全年核心溢利為999萬,
換言之,下半年只賺了262萬。

由上圖看,精熙的利潤一直是下半年高於上半年,所以我在中期業績後便買入。
預期核心溢利至少會達1500萬,現在只有不到一千萬。


由業績公告看出2017年的收入上升是因為彌補了2016年地震的影響,
今年的收入只是回復正常水平。
而展望2018年數碼相機需求仍然疲弱。

估值方面:
2018年開始, 公司不再需要攤佔聯營公司的虧損。
以核心溢利為999萬計,每股EPS $0.095, PE14.7倍,
以一隻沒什麼增長的工業股而言算是偏高,
但考慮到集團坐擁一億美元的現金,無負債。
對應每股有現金HKD $1。
而集團派息紀錄一直慷慨,今次派末期息每股0.17,
執筆之時股價是1.4,息率逾十厘。
而且坐擁巨額現金儲備,相信將來幾年都可以維持逾十厘的股息。

而我個人或會出售部分持股,套現部分資金尋找更好的投資標。


Friday, March 23, 2018

中國電力業績短評

這業績都係一如預期的差。
但我預下半年火電會有微利,結果
全年火電淨虧損3.9億,上半年淨虧損2.7億,換言之下半年仍要蝕1.2億。

年內火電上網電價為人民幣313.14元╱兆瓦時,平均單位燃料成本為人民幣209.19元/兆瓦時。
上半年火電總發電量為20,956,322兆瓦時,全年為48,021,260兆瓦時,
因此下半年發電量為27,064,938兆瓦時。
在這樣的發電量下仍要蝕錢我個人是比較失望。

但驚喜的是普安火電廠預期於2018年投產,約佔集團火力發電總裝機權益容量的一成。
可以預期下年火電收入會有1x%的增長。
(假設煤價不下跌)
我個人預期今年會有15-20億元的淨利潤,每股0.15-0.2人民幣之間。

現價仍是十分低殘,下行空間有限。
我會繼續持有,靜待行業反轉。

————————————————————————————————————————

今日大跌市,但我覺得大市沒有大幅下跌的空間。
一來預期加息3次,幅度是市場預期的下限。
二來是最近業績期的業績都不錯,
三來我覺得貿易戰不會全面展開,中國對於美國的回應是十分溫和。
當然,最重要是專注於自己持股。

Monday, March 19, 2018

龍記(255)業績短評

令人滿意的業績,派特別息更令人驚喜。
全年收入25億,即下半年收入13億,比上半年有增長。
成本一如預料上漲,但收入上升抵消了成本的上漲。
若扣除上半年出售上海龍記土地帶來的6千7百萬一次性收益,上半年賺8千4百萬,
下半年賺1.27億,比上半年大幅增長。
我之前估算每股盈利0.35-0.39之間,但實際收入增加,淨利潤率沒有下跌,
所以盈利大幅超出我預期。
加上集團派息一向豪爽,派特別息更是喜出望外。
現價4元我覺得是合理水平,對應9倍市盈率,10厘股息率。
我早前因調整組合而過早出售持股,錯失這份令人驚喜的業績,實在揼心 。

Wednesday, March 14, 2018

華能國際(902)業績短評

這份業績其實還不錯,
2017年全年每股收益0.1元人民幣,相比中期每股收益0.02元人民幣,
代表下半年賺了每股0.18元。

細看2017公告

中期報告的營業利潤達50.7億, 而全年只有91.8億,代表下半年實際上是比上半年少賺了。
原來淨利潤15.8億當中大部分來自投資收益.

稍為問問google大神
花旗:華能(00902.HK)首九個月核心盈利略勝市場預期
正正是第三季內發生的事。

再翻查2016年年報

原來2016年已經開始出售長江電力的股票。

若撇除出售金融資產處置帶來的11億元一次性收益,
全年只賺4.8億,實際上上半年已經賺了2.4億。

另一方面,公司其實提了約11億的資產減值(這減值其實16年已經在提,可見火電過剩得厲害)
但減值為非現金支出,只是會計學上的處理,
而減值跟出售股票的收益正好抵消了,我估計有可能是管理層有意以出售股票來抵消減值的影響。

那麼接下來的一年呢?

根據業績公告,
公司境內電廠全年售電單位燃料成本為人民幣225.92元╱兆瓦時,
平均上網結算電價為414.01元╱兆瓦時,
所以每兆瓦時能賺188.08,這個比例應該在今年都不會變。

電力企業的經營槓桿很大,就是有一大部分是固定成本,
當售電量隨經濟向好逐步爬升,固定成本卻不會上升,造成利潤率上升>收入上升。

不妨假設現在的售電量剛好抵消了所有的固定成本,
那麼隨著經濟發展,用電量提高,
在扣除變動成本(主要是煤)後,多發的就是利潤。
以今年售電量3,713.99億千瓦時計,假設下年上升4%,
即上升148.6億千瓦時,在扣除燃料成本,可轉化成利潤:
148.6/1000*188.08 = 28億。

但這些不過是算術遊戲,
實際還要看煤價會否繼續上升,今年會否再提減值,中國用電量增長等因素
不過至少從這份業績看來,我相信火電最困難的日子應該已經過去。



Monday, March 12, 2018

中國電力——買在行業低潮時

中國電力是我2015年學玩股票第一隻買入的股票。
當時正值煤價下跌,一眾內電股順勢起飛。
而我當時是沒有深究盈利大增的原因,有錢賺只是幸運。
最近又再兜底小注買入,參與供股,可能有情義結吧。

中國電企的慘況都不用細說了,四大電企都聯合上書發改委希望控制煤價。
中國電力(2380), 華能國際(902), 華電國際(1071)都分別發了盈警。
就最新的中國電力中報數字,火電部分虧損了2.7億人民幣。
2017年全年的業績也將會不堪入目。

但真正問題是由6元下跌至2元的中國電力,是否具有投資的價值?
在2017中報顯示,中國電力擁有13046.1兆瓦火電權益裝機容量;4210.2兆瓦清潔能源權益裝機容量。

由上圖可見,中國電力的火電廠絕大部分集中於華中地區(安徽、湖北、湖南、貴州和四川省)。當中水電資產由五凌電力持有。
在2009年6月8日,中國電力以44.65億元人民幣收購母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持有的湖南五凌電力有限公司63%的股權,從此開始走向清潔能源的佈局。

在2017年,公司再次以57億港幣收購母公司一籃子清潔能源電廠。
但問題是收購目標之中,只有廣西公司的水電是有盈利的。
根據通告,廣西公司於2016年除稅後淨利潤有2.83億人民幣。
另外,大部分在建權益裝機容量預計於2017年底前完成,共1209兆瓦。










四會公司的800兆瓦跟廣東公司的830兆瓦同屬天然氣發電。
在2016年,廣東公司年度利潤達1.2億人民幣。
每千瓦時0.745以上統一下降0.03元,降幅4% 。
因為我預測廣東公司於2018可貢獻利潤1.2*0.96=1.15億.
四會公司規模跟廣東那個差不多,預期也有1億。

所以簡約估算一下:
廣東+廣西+四會 = 1.15+2.83+1 = 5 億。

整個收購預期會帶來約5~6億的盈利貢獻, ROI~10%.
中國電力水電部分尚算穩定,預計每年提供18-19億人民幣利潤,公司佔63%,每年有11-12億元利潤。
就不計算火電部分的業績,在收購後,2018年中國電力都穩賺16~18億利潤,折合每股0.16-0.18rmb
以2元的股價計, 才11~12倍PE。而這是完全沒有計算火電的結果。
2017年中期,EBIT 16.8億,折舊16.5億,財務費用9.4億。利息覆蓋率3.5,算健康。

而每年十多億的清潔能源利潤將成為一個業績安全網,
而股價能否重拾增長,要看火電業務的表現。
始終中國電力有6成的資產是火電機組。 
我個人是比較樂觀,因為我相信火電是不可能長期虧損,
而實際上,自發改委2017下半年降低了發電企業的收費
我相信下半年中國電力的火電分部會有微利。
老實說,要說增長,中國電力嚴重過剩。
2011年全國的發電設備利用小時高達4700小時/年,一直按年下降。
直至國家去年提出去煤電產能,才自去年開始上升。
但全國平均利用小時3786,要回到2011年的利用率我估快都要兩三年。
但不利因素我相信已反映在股價之上, 特別國家繼續電力去產能,經濟亦繼續好,
因此我預計中國電力2018年將會持續改善。 我會繼續持有。

Monday, February 26, 2018

買入領展

看了blogger80後 東昇的blog, 覺得很好就買入了。
事前沒經過太詳細的分析,又是屁股決定腦袋,現在補上一些分析。

領展於2005年11月25日上市,招股價10.3元。
整體物業組合的平均租金由2006年3月31日每平方呎23港元,
上升至2017年9月30日之每平方呎58.9港元(不包括自用物業及配套設施)。
香港總零售面積約1000萬平方呎,有69000個車位。
集團於2015年進軍內地市場,截至2017年9月30日集團擁有3個內地物業。


由上圖可見,領展的租用率已經接近100%的上限,
而可分派收入總額之增長於近年亦慢了下去。
因為自2014年開始的回購計劃,每基金單位分派仍可維持百分之十的增長。
但如果可分派收入增長沒法增加,每基金分派早晚也會跟著下跌。
所以重點是之後的租金收入增長。

接下來領展的增長點:

  1. 旺角彌敦道700號
  2. 九龍東「海濱匯」
  3. 內地項目
  4. 資產提升項目
旺角彌敦道700號

逾17萬方呎的寫字樓樓面及逾10萬方呎的零售商舖,其中逾半的寫字樓面已經租出,平均租金約52元。
若於2018全數租出,可帶來額外租金收入約1.2億,約佔2017年的收入淨額2-3%.

九龍東「海濱匯」
總樓面面積約8.2萬平方米,目標呎租約逾30至40元。目前摩根大通已預租超過22萬平方呎。
預計於2020年前完成。
由於項目為聯營性質,領展只佔60%.
我是不太清楚到時實際回報會有多少,但純粹靠估,應該會有不少於4厘的回報。
只能到時再看看。

內地項目
現時領展擁有三個內地項目,分別為北京歐美匯購物中心,上海領展企業廣場和廣州西城都薈廣場。於1718年中期報告內:
內地總零售及辦公室面積約300萬平方呎,佔整體物業組合估值8.8%(上限12.5%)。
於2017年9月30日,中國內地物業組合帶來收益總額及物業收入淨額分別達到3.99億港元及3.10億港元。歐美匯購物中心及西城都薈廣場 的零售續租租金調整率分別為30.7%及62.1%,而領展企業廣場1座及2座的辦公室續租租金調整率為17.2%。
可見內地物業的租金增長非常顯著。
三項物業物業合共收購價131.65億元人民幣,帶來收入淨額3.1港元,年度化回報約3.8~4厘。

資產提升項目
過去多年領展一直靠物業翻新維持租金增長,截至2017年9月30日,領展於香港共有155個物業,當中59個已完成資產提升。

可見資產提升在可見將來仍會成為領展一個重要的增加收入手段。

風險因素:
最大的不確家因素應該在於美國加息的步伐。
先說我理解的加息與REITS的關係。
REITS的收入是租金收入,當利息上升,代表通貨膨脹,通常是經濟向好的表現。
經濟向好,租金收入亦自然上升,帶動REITS的每基金單位分派。

當然,前提是加息在有序,可控的步伐下進行。
目前因為Trump的稅改方案,在已經全民就業的基礎下大搞基建,
必然推高工資,最後帶動通脹上升。
市場正正擔心聯儲局要加息>4次去抑制過熱的經濟。
而目前領展的資本還原率是歷史的新低(4.57%)。
若以4.57%計算,每基金單位淨值= (6994/0.0457)/2170 = 70.5
若以6%計算=(6994/0.06)/2170 = 53.7.

總結:
投資總有一些壞習慣就係先買入後分析。
領展於過去十年交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績,於是我對其戒心亦減輕了。
我認為投資最重要的不是企圖去預測未來,
而是要建立一個多元化分散的投資組合和買入自己了解的企業。
領展是一間經營得很好,而且亦十分容易了解的一家企業(起碼對我而言)。
我預期黎緊兩至三年,每年還是可以用每年8%~10%左右的速度增長。
(香港每年名義GDP~5%,加埋stock buy back同黎緊幾個project)
以2018年預計每基金分派2.43元計,本人買入價69.65計,只有3.5厘。
但計及將來的增長,應該算是一個不錯不失的投資吧。

PS: 823 CEO王國龍先生(年薪七百多萬,花紅有一千八百多萬)於2017/09先後兩次增持823,
每股平均價分別63.055和62.7, 斥資合共341.73萬元。當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