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股建倉時是在2020年中, 至今帳面回報只有約一成.
買入的邏輯很簡單, 就是在Secular growth 的股票裡找個估值相對合理的標的.(還有是我看得懂)
那時受疫情影響, 很多公司削減了marketing的開支, 使得Adobe Digital Experience這塊業務增長放慢.
但我認為這只是暫時性, 疫情過後應該會回復疫情前的增速.
現在Q1的業績算是印證了我的看法,
公司FY2021 Q1(2020/12 - 2021/02) 收入按年增長26%, 達3.91b,
毛利3.46b, 毛利率達88.6%(FY20 Q1: 85.4%)
營業利潤14.5b, 營業利潤率37.2%(FY20 Q1: 30.3%)
無論是毛利率或是營業利潤率都穩定改善中.
看看收入構成:
Digital Experience收入932m, 按年增長24%, (FY19:+30%, FY18:+20%)
公司最近上調了全年營測.
Digital Media由年增19%變成22%,Digital Experience由年增19%變成20%,
反映隨著經濟進一步復甦, 企業將會加大對marketing的支出.
同樣情況相信在其他科技股身上亦是如此, 疫情過後企業對IT的投資只會愈來愈多.
另一個看好Adobe的原因在於公司在2020年十月的分析員會議上,
上調了total addressable market的預測,
最新的預測為
Creative Cloud 2023 TAM 41b,
Document Cloud TAM 21b,
Experience Cloud TAM 85b
合共147b
相比現時Digital Media(Creative Cloud + Document Cloud)年收入不過9b, 市場空間仍是很巨大.
另外公司於2020年12月收購了Workfront, 一間專注於marketing的workflow軟件公司.
詳細公司是做什麼我一無所知, 但個人認為是一個利好,
Workfront現時有超過3000個客戶和超過100萬名使用者,
當中1000個客戶是Adobe和Workfront的共同客戶,透過這次交易,
將來Adobe要向客戶cross sell公司旗下的其他產品應該更加容易。
我認為公司的策略有點像Apple, 透過PS, Lightroom, Premiere Pro等Killer apps獲取新客戶
再cross sell公司其他產品,而當客戶愈來愈倚賴Adobe的產品,置換成本就愈來愈高。
最近科技股的表現不濟,資金由高估值的科技股流向價值股,
個別高估值的新經濟股更下跌超過兩成,連帶Adobe都表現疲弱。
原因不外乎是通漲升溫,利率上升,連帶估值下修。
但估值是一樣很虛的東西,當然利率上升會影響估值,因為機會成本上升。
但疲情前的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不過3%左右,那時科技股還是活得好好地。
況且其實由1984年開始,利率就進入了一個長期的下降趨勢,亦不似會有所逆轉。
個人於業績前已經加注了ADBE@467, 然後不幸被套,
即使業績好也沒用,唯有繼續佛系持股,以時間補償估值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