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nalytics

8/14/2024

AI浪潮下的AMD

既然已經過了AMD FY24 Q2的業績一段時間,與其聚焦寫業績,
不如拉闊一點視覺看看現時AMD的競爭環境。

先看看最新一期Q2業績:
總收入: 5.8b, 按年上升9%
毛利:2.86b, 按年上升17%
毛利率49%(FY23: 46%)
營業利潤:2.69億,按年上升881%

拆開各業務來看:



可見收入上升主要來自Data Center跟Client業務。
其中數據中心業務大升115%,相信主要受MI300的收入增長帶動。
而在分析員會議,公司更預期今年Data Center GPU的收入將會超過4.5b!

至於Client業務,主要包括用於PC/notebook的CPUs, APUs。
受益於去庫存將近完成加上AI PC的帶動,相信下半年仍會繼續有好表現。

而Gaming業務主要包括非用於Data Center的GPUs, 或各類遊戲主機的晶片。
因為PS5/XBOX都已踏入上市第五個年頭,收入減少並不意外。
而管理層更預期下半年的收入將比上半年更差。

而Embedded Segment主要就是FPGA。
對於這塊,管理層表示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Q1 marked the bottom)
接下來將會每季都有增長。

個人看法:
當初買入AMD一直以來都不是因為AI的前景,
而個人亦不認為AMD有能力去威脅Nvidia在AI的霸主地位。
看股價就知道,Nvidia年初至今已上升超過140%,而AMD只在原地踏步!
只是正如CEO Lisa Su所言,AI的市場夠大,
足以容納兩三位玩家,作為Nvidia的平替,仍可有合理利潤。

當初買入是看好AMD有能力蠶食Intel在CPU的領導地位。
事實上亦是如此。
一方面是TSM的製程領先,另一方面是管理明顯出問題的Intel. 
最近Intel 13,14代CPU又再傳出問題,
要是功率太高就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結果玩家被逼降頻。
是否因為自家晶圓代工的品質出問題?我不知道。
但要是Intel死抱著自家晶圓廠,情況恐怕不樂觀。

經過幾年觀察半導體市場,我發現晶片的確是一種商品。
也就是說客戶忠誠度近乎於零,客戶在乎的是更快、更省電的晶片。
要在這市場一直生存下去就必須每年提供更好的產品。
除非你能圍繞著自己的產品建立一個生態圈,
像蘋果iOS或Nvidia的CUDA框架那樣。
而以估值上看,
AMD今年non-GAAP eps應不難超過每股$3.2, 
只是即使這樣,forward PE仍超過40倍,
估值上跟Nvidia差不多。
這樣的估值個人感覺有點貴。

8/07/2024

日元拆倉潮下的部署

本想寫點AMD的業績,但週末突然迎來拆倉潮,日韓台股市都迎來大跌。
日經指數收挫12.4%
台灣加權指數收跌8.35%
韓國綜合指數跌8.77%

而美國納指亦於週一低開愈6%,其後跌幅收窄,收市跌3.43%
市場認為主因在於日本央行於7/31意外宣布加息,
而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只有11.4萬人,
非農失業率更升至4.3%,超過原先預期4.1%
差不多同一時間,根據巴郡公佈的10Q文件顯示,
股神於上季大手減持蘋果股票,持倉砍近一半!
另外加上伊朗揚言要報復以色列,加劇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

以上,大概解釋了市場暴跌的原因。
那麼是股災來臨了嗎?
個人認為大概率不是。

首先是日元拆倉潮,記憶所及於2020年初亦曾因此引發美股四次溶斷。
但來得快去得亦快。
單純因匯率/貨幣政策轉向而引發股災的機會不大。

反倒是7月非農數據跟聯儲局的經濟預期有著不少落差才令人擔心。
聯儲局每一季公佈局方對經濟前景的看法,
根據6月份的公佈的經濟展望:



實質經濟增長2.1%,失業率4%,聯邦利率維持在4.9-5.4%
意味住那時候大概只預期減息一至三次。

而在最近一次的非農數據出台後,
CME FedWatch預期9月份減50點子的機會已上升至66%





其實已經稍為回落,印象中稍早前曾高達80%。
但實體經濟真的如此差勁?
SP500企業於Q1錄得盈利同比增長17.2%,
而2023Q1的盈利增長只有2.6%

預期2024 forward eps 260.
現時調整後forward PE~20.2倍,
對比歷史5年平均19倍並不高出很多。
還記得在剛加息初期,市場一直有傳衰退風險,
而事實上整個加息週期,衰退並沒有發生。
接下來衰退會否發生?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時間並不知道。
在失業率上升至4.3%,核心通漲下降至2.6%的現在,
聯儲局並沒有減息,會否因為錯失減息窗口而導致經濟衰退?
或是因為Trump上台大增關稅而導致衰退?
我不知道,
但我只知道在PE 20倍的時候買入比PE29倍的時候買入風險更低。
要是投資的年期夠長,我相信每次股災都是一次入市機會。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