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nalytics

8/18/2020

談談華潤電力(836)的中期業績

截至2020年6月30日, 公司收入311.85億, 按年跌5.3%
純利45.29億, 每股盈利0.94, 按年上升12%
派中期息0.225元, 按年上升12.5%

收入下降, 盈利上升, 主因是燃料成本下降以及清潔能源佔比上升.


燃料成本從163.6億, 下降至今年137.8億, 下降25.8億或15.8%
從公司上半年的售電量數據看,

火電的售電量下降了4.1%,
燃料成本額外的下降是因為煤價的下降
2020年上半年,附屬燃煤電廠平均標煤單價約為人民幣626.0元╱噸,較去年同 期下降9.1%;平均售電單位燃料成本為每兆瓦時人民幣185.0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10.4%;平均供電煤耗為293.7克╱千瓦時,較去年同期下降2.5克╱千瓦時,或 0.9%。

對於煤價走勢, 我通常參考中國電煤價格指數

可以看出從2018年開始, 煤價就一直走下波,
印象中國家從2016年開始去產能後, 煤價就開始上升,
過程令內地火電企業叫苦連天,
現在, 煤價下滑, 火電企業的盈利開始回復.
但現在煤價的水平跟2015,16年仍有很大差距,
那時中國電煤價格指數只有300頭.
而且電價高企, 是火電企業的最好時光
所以那時火電龍頭902的ROE由最高16下降到現在只有單位數.
估值就更加無法提升.

對於內地電力企業, 另一項重大改革是直供電
過往內地電企並不直接售電予終端用戶,
而是售電給電網企業,當中的售電價格就是上網電價
而由電網企業直接售電給用戶, 這時的電價才是終端電價.

國家電改其中一項措施就是加大直供電的應用.
就是讓電企跟用電大戶直接交易,
電網就只收取電網費. 理論上透過跟用戶直接協商決定電價,
可以將煤價上升的成本轉嫁給用家, 而不用自己硬食.
但近年的現象是直供電價格對比上網電價通常存在折讓,
對電企而言似乎不是好事.

另外國家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這些清潔能源擁有優先上網的優勢.
對於836而言,
公司的對策就是加大清潔能源的投資.
現時公司可控發電裝機容量為50,022兆瓦,
其中火力發電運營權益裝機為31,482兆瓦,佔比75.6%
可再生能源運營權益裝機合共10,148兆瓦,佔比24.4%
雖然火力發電仍佔比甚多, 但若看盈利能力的話已經差不多追平.






而公司預期下半年將繼續加大風電的投資
本集團今年風電和光伏項目並網目標約3,500兆瓦。於2020年6月底,在建風電權 益裝機容量為4,771兆瓦,在建光伏權益裝機容量為8.7兆瓦,在建水電權益裝機 容量為107兆瓦。今年下半年本公司將全力以赴推進風電項目建設,力爭於年底 前完成建設目標。 預計2020年現金資本開支約為240.0億港元,其中約190.0億港元用於風電場、光 伏電站及水電站的建設;約30.0億港元用於火電機組的建設;約10.0億港元用於 燃煤機組的技術改造;約10.0億港元用於煤礦的基建。
公司於2019年底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合共9420兆瓦.
截至2020年6月30日, 可再生能源運營權益裝機合共10,148兆瓦
換言之, 下半年應該還有 3500 - (10148 - 9420) = 2772兆瓦

雖然不知道在建機組的進度,
但在疫情減緩和新建機組投產的情況下,
下半年的情況應該比上半年好,
簡單估算,只將上半年稅前盈利*2可得2020稅前盈利約有120億
每股盈利約1.88元,維持約4成的派息比率,
那麼今年派息應該有0.75.

唯一美中不足是應收帳大升,由去年147億大升至今年195億
原因是要待政府審批才可得到再生能源的相關補助。
業績後股價的下跌亦可能是這原因
但當然亦可能只是純粹的獲利回吐

個人認為還是一份不錯的業績。
但這類股份的政策風險不少,上網電價由政府指導,
煤價上升時盈利會大受影響,而清潔能源始終依賴政府補貼,
日後補貼下降亦會打擊盈利能力。
個人持股成本約7.77,於業績後減持一半獲利@9.58.

8/02/2020

停止月供盈富基金(2800)

自2018年3月開始, 個人開始了月供盈富基金. 詳情可看


平均成本26.7, 以現價25.34計, 組合埋單-4.91%
年化的收益率是-1.6%
若每年只月供盈富基金的回報就比得上個人主動投資, 
以我懶人的個性大概不會為投資浪費心機. 每月固定買入2800就好了.
但事實上沒有.

月供股票或指數基金的精髓在於平均成本法.
因為每月定額的投入, 在資產價格相對便宜時多買, 在資產價格相對昂貴時少買, 
長期下來能有效降低成本. 
題外話: 每月定量買入雖然也能平均成本(如每月買一手2800), 
但長期下來, 其成本會比定額買入來得高, 因為harmonic mean <= arithmetic mean

但月供股票只提供一種機械式的操作手法去降低持股成本,
並不保證相關持股日後的表現。
而月供指數基金的邏輯在於以低成本買入具廣泛代表性的公司, 
一來不會有倒閉的風險, 二來可以賺取到地方的經濟成長/市場的平均回報。

歸根究底,背後獲利的邏輯是資產背後的經濟體前景如何。
當然,世界經濟穩步向前,股市亦是一個正和的遊戲,
大部分地方的指數都應該會隨日子上升。

但當中亦不無反例,如90年代的日本, 
當你在90年代任何時候買入日經平均指數, 往後十年都幾乎不能獲利.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說回盈富基金,
當初投資時,其實覺得標普500會是更好的選擇,
畢竟這是股神巴菲特指明的一個指數。
但當時還未有美股account, 港股3140的成交量又太低,
於是選擇了盈富基金。

正如之前所說,
大部分地方的指數都會隨該地經濟成長長遠向上,
所以盈富基金仍不失為一個長線的選擇。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2018年以來
貿易戰、疫情、國安法,
以至現時美國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
香港的前景變得前所未有的不明朗。
以個人粗淺的理解
香港是中國境內最接近西方文明的地方,
由剛開始做轉口, 到過去幾年成為了外資投資中國的窗口, 
香港始終扮演著一個投資中國市場的一個跳板,
但在未來是否仍可一直保持下去?
個人沒有確實的答案,
那麼我個人的選擇是暫停月供盈富基金。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選擇,不一定對
或者說我更希望我錯。
尤其是現時恆指的估值處於歷史上的低區間,
疫情過後會有反彈唔出奇。
但考慮到月供計劃應以長期的目光看,
既然不確定,就不下注了。
像當初沽清了重倉股互太一樣,

6蚊沽清後業績對板,股價又升了一波,
但現在回頭看,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